救助站滞留老人DNA寻亲将常态化
福州救助机构通过多种方式,今年至少帮助47人找到家人
明天就是重阳节了。在这爱老敬老的传统节日里,老人们身边本该儿孙绕膝,安享天伦之乐。但一些老人却不知家在何处、家人是谁。
24日下午,福州晚报记者走进福州市救助管理站(下简称救助站)。这里目前生活着32名高龄滞留老人。他们多数有智力障碍,无法表述个人真实信息,找不到家人。
据介绍,市救助管理站已报请公安部门,为站内滞留人员免费采集DNA数据入库,多渠道开展寻亲服务。
救助站呼吁,失踪人员家属也能采集DNA数据入库,进行双向比对匹配,争取早日找到亲人。
找不到家的“糊涂人”
年近70岁的李木兰(音),长得白净,寡言少语,已经在救助站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。2012年冬天,救助站工作人员进行“寒冬送暖”活动时,在东街口一处桥墩下发现她,将她带回安置照顾。
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从外表看,她不像流浪人员,应该是“清楚的人”,不知道为什么后来“变糊涂了”。她说自己原本在福州照顾孙子,后来就找不到家了。救助站做了大量寻亲工作,但时至今日,她的家人仍未出现。
救助站里,有一名阿婆一见到站长李河生,就灿烂地笑了,与他比划着手势,显得很开心。站长说,她是哑巴,每次来,都会用这种方式与他交流。记者和她说话,发现她基本能听懂。她因为无法说话,不会写字,找不到家人。
祖孙俩都住救助站
有一位老人很特别。他来到救助站后唯一的要求,就是要和孙女在一起。
24日下午,救助站里,老人们围坐在长桌前,吃着可口的食物,十分雀跃。可是他很沉默。孙女一坐在他身边,他就立刻开朗起来,不断地把香蕉、面包喂给孙女吃。他的孙女有智障,并且时发癫痫。
原来,这是一对来自北方的爷孙,在救助站生活了近3年,女孩估计有15岁。救助站工作人员从他碎片式的表述中得知,十几年前,儿子和儿媳吵架,两人撇下他和孙女离家了。老人抱着当时还是婴儿的孙女,外出多年寻找儿子儿媳,一路流浪到福州。
因老人无法准确表述家乡地址,也没有任何亲人联系方式。工作人员通过采集DNA血样入库等各种方式帮忙寻亲,但家人目前还未找到。老人非常疼爱孙女,担心自己年事已高,孙女将来无人照顾。
为他们采集DNA寻亲
刘志杰科长表示,警方为救助站里的滞留人员都采集了血样DNA,测出的数据统一录入公安系统DNA数据库,进行“亲人比对”,但至今还没比对成功的案例。这说明,这些人走失后,亲人们并没有到当地公安部门进行血样采集,甚至可能没有报警。
救助站工作人员说,在一些偏远山区,存在老人被家人遗弃的现象。
刘志杰表示,采集和录入DNA数据,今后将常态化。目前救助站已经采集了所有滞留人员的血样,呼吁失踪人员家属到当地公安部门采集DNA数据入库,进行双向比对匹配,争取早日找到亲人。
李河生站长介绍,今年来,福州各级救助机构通过多种寻亲模式,至少帮助47名滞留人员找到家人。
如果你认识这几名滞留人员,请拨打救助站热线0591-83726286,提供线索,帮他们寻亲。
救助站建议,家中老人若有可能走失,家属最好为他们制作便于携带的手环或牌子戴在身上,注明亲属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。
责编: